近年来,马头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紧扣“九字诀”,创新提出“提前介入、分析根源、敢于面对、精准施策、舍得投入”二十字工作法,积极把好“防范、治理、担当、为民、保障”关,就地化解95%的矛盾纠纷,陆续承办第一批、第三批市级典型村培育现场会,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成效初步显现。
“提前介入”把好“事先防范”关
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,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、化解在萌芽状态。如何实现矛盾纠纷发现在早、处置在小?马头镇把“提前介入”挺在前面,坚持高位推动,高效运转镇级综治委员会机制,建立以镇党委书记任综治中心主任的组织架构,以上率下推动班子成员、驻片、驻村工作组以村民小组为单元,以村(社区)为单位,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,组织镇干部职工、网格员、社工、村干部等围绕重点领域、关键部位动态细致排查矛盾纠纷、不稳定因素、社会风险点,并加强对重点人员的动态管控力度,全面梳理潜在的问题,收集风险矛盾弱信号,掌握事态动向、介入干预。今年第一季度,镇领导班子带头接访下访群众28批次86人次,解决群众出行、灌溉等急难愁盼问题12个。累计排查矛盾纠纷42件,其中村级自行成功化解38件,镇级联合调处4件。
“化解矛盾纠纷,我们要善于‘寻根溯源’。”新丰县副县长、马头镇党委书记谭展如说,很多矛盾纠纷,要认真倾听矛盾双方的诉求,按照“三到位一处理”的原则,找准切入点,果断提出化解方案,及时阻断矛盾纠纷激化的风险。
年初,该镇板岭下村祖坟损坏案的问题。镇政府多次联合相关部门进行实地核查,倾听双方当事人诉求,为相关人员做调查笔录。在双方就赔偿金额存在较大分歧,调解进程陷入僵持局面时,3次召开案件分析研判会,研判该案件存在聚集、越级、网络舆情等风险,及时采取对应工作措施,调整工作侧重点,找准突破口,促使双方在3月14日达成一致意见,签订调解协议书,成功化解该起案件。
“敢于面对”把好“担当作为”关
该镇在处理矛盾纠纷问题上,坚持以上率下,不论是镇班子成员,还是综治中心工作人员,严格遵循“首席接访员”“首问负责”“一岗双责”等工作制度。根据辖区实际,将全镇科学划分为三个片区,各片区设立责任组、各村明确联络员,构建排查、研判、分流、化解、回访的闭环工作方式,积极主动应对化解各类矛盾纠纷。今年第一季度,马头镇综治中心前台共受理各类信访案件34宗,已调处27宗,化解率79.4%;网络问政(含12345)共受理145件,均按照规定时限答复。
“舍得投入”把好“治理保障”关
大陂村黄某因其叔叔泥砖房被拆除问题,多次反映诉求,由于其叔叔属于智力三级残疾,生活存在困难,镇政府经实地核查,统筹资金维修信访人叔叔泥砖房,对困难群众帮扶到位,从而很好化解了该疑难复杂信访事项。
治理治理,寓治于理,既要把基层治理所涉及的各方面工作、责任、逻辑、路径理清理顺,更要让群众所思、所忧有人理、有人解。开展好基层综合治理,需要基层政府舍得时间、舍得精力、舍得投入,不断强化治理保障,提升基层治理的实效。近年来的工作实践中,马头镇不断加大对综合治理工作的投入力度,已累计投入30余万元,推动基层综合治理走深走实。一方面,不断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、法治、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,推动基层综合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,建设人人有责、人人尽责、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。另一方面,不断加大普法宣传活动,将法治宣传贯穿治理工作全过程,积极联合司法等部门开展普法宣传活动,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,引导群众规范信访行为、依法表达诉求。